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六十三) (第4/9页)
虞翻曰:谓三诫上也。金夫谓二。初发成兑,故三称“女”。兑为见。阳称金。震为夫。三逆乘二阳,所行不顺,为二所yin。上来之三,陟阴。故曰“勿用娶女,见金夫”矣。坤身称躬,三为二所乘,兑泽动下,不得之应,故“不有躬”。失位多凶,故“无攸利”也。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虞翻曰:艮为童蒙,处贵承上,有应于二,动而成巽,故“吉”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虞翻曰:体艮为手,故“击”。谓五巳变,上动成坎,称寇。而逆乘阳,故“不利为寇”矣。御,止也。此寇谓二。坎为寇,巽为高,艮为山,登山备下,顺有师象,故“利御寇”也。 我们通过以上虞翻对《周易·蒙》文辞的解释,确实虞翻易学将汉象数易学引向了更加复杂的解《易》之路。 如虞翻对《蒙》里的“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的注释是: “坤为包。应五据初,初与三四同体,包养四阴,故"包蒙,吉"。震刚为夫,伏巽为妇,二以刚接柔,故"纳妇,吉"。二称家。震,长子,主器者。纳妇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若没有汉象数易学知识的人,根本无法知道那些说法的来历,可人们又有谁去学习汉象数易学呢?大众有那么个必要吗?即使非《周易》学上的专家,而其它专家教授也恐怕看不懂象数易学是个啥。即使懂得“象数”,又有什么呢?因“象数”本与《周易》不相干,可那些以汉象数去解说《周易》文辞,形成云里雾里之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