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观 (第4/6页)
及内院的门关上,好似他本来是专程过来关门,不让人知道沈溪在里面一样。 沈溪有些奇怪,谢老儿带我进宫,却说我无需面圣,到文渊阁来便让我入内院,这太监进来多半是想暗示我什么吧? 谢迁往谢迁的桌上打量一下,果然有两份奏本。要知道奏本通常都是用密匣锁好,等阁臣需要票拟的时候再送上,现在公然摆在桌子上,不用说另有目的。 沈溪拿过来打开一看,都是七月底八月初三边总督衙门来的不太紧要的边关文书。 仔细一瞧,里面一个字的票拟都没有,这些奏本似被弘治皇帝留中不,内阁和司礼监也没觉得这些奏本有什么重要性,直接搁置一边。 沈溪大概明白谢迁的用意了:“谢老儿是想让我在这些奏本中找找有没有兵败的端倪,为他指出来,让他能在皇帝面前挽回些颜面吧?” “你谢迁要让我帮忙,有没有必要把事情做得这么委婉曲折?这跟耍心机有什么分别?就算我找出来,那算是你自己提前现的吗?” 叹了口气,沈溪大概明白谢迁的窘况。 大明军队这次惨败,对谢迁的声望影响实在太大……半个月前,谢迁还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人,甚至提前预见到鞑靼人的军事动向,可在十几天后,谢迁就从神坛上跌落,还犯了“主张轻兵冒进”的错误。 若皇帝有意追究,这错误就是天大的罪名,谢迁可能是要为这次战败担责。 沈溪能够体谅,没在心里跟谢迁计较,说起来谢迁被皇帝寄予厚望后跌落神坛,跟他预见到鞑靼人的军事动向有关。谢迁逞强,也为了劝说皇帝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