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一) (第2/3页)

所谓的义理去注释今本《周易》的;也没有全以象数而不注释今本《周易》文辞道理的。即使重用象数去注释今本《周易》者,依然是通过象数而生发出的对今本《周易》注释上的一番道理,只不过这种道理与《周易》一书的本义符合不符合则另当别论),不过在所谓的象数派里又加杂着筮术的说法,这又是一种现象,即把今本《周易》一书内容,既以象数理去注释,又加杂着筮术(占卜算卦)上的注释说法。这种注释法应是易学史上奇葩现象,唯宋代朱熹所注释的《周易本义》是个典型。而三国时期魏国王弼注释今本《周易》却是轻象数而重义理,并且对今本《周易》一书注释上不杂筮法之说,是难能可贵的。

    哪么什么是“象数”呢?所谓“象数”,是“易学”上的术语,又称“象数易学”,是由今本《周易》(卦爻格式内容)产生的一门庞大学术。“象”与“数”本是占筮上的东西,后发展成注释今本《周易》的“易学”内容。

    “象数易学”就是通过对今本《周易》六十四卦每卦里的一个卦画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和每卦里的几个爻题数字,而产生的以八卦取象和数字爻位去注释所谓的卦爻辞。并且“象数”易学不单单只是以“象”与“数”去注释今本《周易》每卦里的内容,而是形成了一门庞大繁杂的“象数易学”体系。如汉代产生的卦气、消息、纳甲、爻辰、互体、爻位等等,以及早期的阴阳、天道等学说,和宋代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