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第4/13页)

有了“字”就表示已经嫁出去了。在古时侯“字”就有了出嫁的意思。“不字”就是不同意出嫁。“乃字”就是同意许配,出嫁。此处不过是借生活中的婚姻事例来比喻政治上的道理。

    总之,《屯》篇虽是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而寓意的是通过婚姻联盟政治,宜于达到巩固和发展建侯立国的政治目的。

    全文内容就是围绕着建侯与联姻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论述,即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来比喻“建侯”的曲折与困难。不过是作者运用比喻寓意君子之治的政治含义。

    《屯》全文同样是贯穿着比喻说理。《屯》文里的“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里的“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舍,往吝”,这是用打猎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而贸然入林,就会发生危险,来比喻群子建功立业要稳妥行动。《屯》的题目命题是“利建侯”,而内容就围绕着“利建侯”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全是运用的比喻,是用“婚媾”,“打猎”等生活经验来比喻,以达到明晓政治上的道理。

    四、《周易》里的第四篇文章是《蒙》,《蒙》是讲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问题,其中心是让君子明白卫国安邦,儿童启蒙的道理。

    《蒙》篇全文是:“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困蒙,吝。童蒙,吉。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

    四、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是正确之道。

    不是老师求教与童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