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四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四十九) (第7/16页)

马),也就通过“地”与“母马”在一块类比联想出人世上的道德思想来。这种发挥虽然不再是《坤》篇里的本义,但毕竟不是解释如何算卦的。而是从义理阐发出新的义理来。

    本身八卦取象本不是《周易》里的原创,用取象来阐发《周易》本身就是错误的认为,如同用装酒的外在包装形质与解释酒的质量内涵,岂不大错特错。这《彖》文是通过取象与今本《周易》卦辞文而阐发出一番新理论。

    从《乾》、《坤》两篇《彖》文来看,已显现的是以“天道”而比类“人道”秩序观念。这《彖》文里已经有了“天尊地卑”的理论萌芽。你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一个是“统”,一个是“顺承”。把“天地”上抽象的道理套到人类社会上,就成了天经地义上的道德准则。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用母马来和大地类比,大地与母马都应是柔顺的,是“乃顺承天”的。这《易传》是一点一滴的变成了为王权专制寻找到了“合理”的理论根据来。这《彖》文的背景是符合战国后期王权思想上升的时代。

    而原创《周易·坤》文说的什么?

    (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利永贞。”

    虽然《坤》里并没出现"地"或"土"字,西汉早期时的帛书《周易》里还不是写为《坤》,而写为《川》。自然"川"与土地有关的,我们常形容大地为"一马平川"。

    《坤》是《周易》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