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 (第10/12页)

里的繇辞。这一筮例出现的“同复于父,敬如君所”,正是史巫通过《大有》里的第五繇题《乾》的取象(“乾”的取象为“天”、“父”、“君”等)做出的“解卦”语。我们这里只是要看的是,《左传·闵公二年》里的筮例中出现的“《大有》之《乾》”,正是通过《大有》卦名和《大有》里排第五的繇题《乾》名,出现的这种称谓。由此从这两筮例中,也完全能够印证春秋《周易》文本的每篇里的结构形式来。

    《左传》里的以《周易》筮例说法与引用例子里的说法是吻合的,也由此证明了,两者所用的是一种文本,即“春秋《周易》文本。也由此而知,春秋《周易》文本,是以《周易》里的符号及名称来编排每篇里的“繇题”。

    因有《左传》记载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里称法,和"《周易》有之"的引用称法,已知《左传》所记春秋时期所用《周易》文本格式与今本《周易》文本格式不同,无疑《周易》是个被篡改的过程。再有春秋所用《周易》文本格式里以《周易》一书里的名称做"繇题",无疑又证明春秋时期所用的《周易》文本并不是原创《周易》,因原创《周易》无疑是没有名称的,《周易》一书名称是《周易》成书后被人们从每篇文章首字或两字抽出做为名称的。从春秋文本《周易》内容格式里“繇题”看,无疑是在原创《周易》格式上篡改过的。

    关健是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公曰: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亨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享,吉孰大焉!且是卦也”,这种"卦"说,无疑说明把原创《周易》篡改成算卦格式,把《周易》里所用那套排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