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七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七十五) (第4/12页)

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这里对“八卦”的说法,与《系辞传》里的说法相同。

    ②.《史记》.ZWwx.ORG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里对"八卦"与《周易》的产生,已有明确的说法了。《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云:“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到司马迁时,已把前人说的“伏羲始作八卦”,纳入到《易》里,称“易八卦”,“八卦”却成了《周易》一书里的东西了。司马迁的这种错误说法,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到司马迁又明确落实《周易》是西伯(即文王)拘羑里推演出来的。这就是把《周易》落实到周文王头上的最早说法了。

    《史记》里不但把《周易》(《史记》作者所认为的《周易》,是指那部卦爻式的《周易》)一书说是周文王创作的,而且也对《易传》(“十翼”)给于明确的说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这司马迁不但把“八卦”归到《易》(指《周易》)里,而且把《周易》里的六十四卦爻辞归属于周文王的创作,又把《易传》(司马迁时还没有出现的《杂卦》、《序卦》)著作权授予了孔子。由此有三位圣人创作的一部“易经”,被司马迁神话般的造出了。由此三位一体(即“八卦”、“卦爻辞”、“易传”)的一部“易”,成为帝国里的“经”之首。自司马迁的妄说,此后"八卦"成了《周易》不可分割内容,帝制里"易学"在注释《周易》,也就混淆于八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