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七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七十七) (第13/18页)

他们倒是念念有词:义理、象数。我不禁想起,是不是他们念叨的这些东西让我们读不懂。如果全都抛开,会不会我们就能读懂呢?解释《周易》的人靠着这两样东西把这本书捧到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地步,装饰成了一只光彩夺目的凤凰。”

    举例四:

    “千百年来江湖骗子利用《周易》算命、测字,看像、看风水等等,不知骗取了多少钱财,害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拆毁了多少姻缘和强拼乱凑多少不平等的夫妻。更重要的是它让人失去斗志,糜烂心志,不求进取,遇事不去调查、不思考,就凭“迷信、算卦”来等待结果,而且不论什么结果都说成“天义”,盲目的接受,往往得到的是害人害己害大家后果。古、今的一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墨客,拉大旗做虎皮,对《周易》用极其夸张、虚妄之词吹捧,传播。《周易》是如何形成的?(太极图)的起源、图中的两圆圈代表了什么?八卦的八个字的来由等等?这些吹捧《周易》文人墨客没有一个人能解译清楚的,现在任何有关《周易》书中都找不到答案,可那些江湖骗子回答有高招;"天机不可泄露"不知忽悠了多少善良的老百姓。”

    以上摘录的是几家对《周易》的评论,虽人言各殊,但也说明了一本《周易》,确实古今解释者特多,即使你看古今那些对《周易》注释的本子也不知所云是何。既然人们看不懂《周易》,可还有那么多的人在解释着《周易》,就难免造成一些人痛恨起《周易》来,也造成了对《周易》认识上的混乱。这也说明了“易学”不被认可的现象,更是表明当今“易学”应该认真地去反思的时候了。

    正如若初次阅读当今注译本《周易》时,却给人的感觉,说是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