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5章 (第2/3页)
外十里长亭迎接黄昏的有顺天城行部部分官吏,更多的还是时代商行的高层人员。 以沈熙礼为首。 在黄昏南下顺天之前的一段时间,他就已经写信通知沈熙礼,让他迅速北上一趟在顺天等他,因为时代商行改组之后,沈熙礼已经不用日理万机,所以接到信后立即北上。 实际上沈熙礼现在的工作很轻松,他只负责整个时代商行大的战略方向,其余细节方面都有专业人才去落实。 沈熙礼甚至觉得时代商行没有他也可以自行运转。 不得不承认一点,黄昏对时代商行的改组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优化了时代商行的运转,也消除了黄昏自身被架空,或者他的时代商行被自己这些人架空的可能。 一行人入城。 先是时代商行设宴,宴请了前来迎接黄昏的行部官吏,也去邀请了行部尚书郭资和黄福,这两位还是很给面子。 宴后又匆匆告辞离去。 没办法,现在的行部实在是太忙了,作为大明北方的政治中枢,顺天行部不仅担任着新皇宫的修建、周边州府的民生,还要负责关外建设的诸多事宜,郭资一度累得卧榻,好在朱棣后知后觉,发现行部这边有点人手不足的迹象,立即加派官员…… 然后朱棣发现个蛋疼的事情。 官员不够! 哪怕永乐八年朱高炽大肆提高了科举名额,官吏还是不够……交趾那边需要大明官员过去管理,八百大甸也需要,漠北还是需要,现在连行部也需要,应天储备的官员早就被用光了,就是一直储备干部的翰林院,都已经空荡荡的了。 是以朱棣很快确定,永乐九年加了个恩科。 然后永乐十年继续开科举。 然后为了缓解官员压力,朱棣盯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