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_第281章从历史传承中汲取力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从历史传承中汲取力量 (第9/13页)

作为强盛的世界霸主和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工业经济产出占据世界1/3,殖民地遍及全世界,经济实力母庸置疑的强大。

    可是,就在几年前刚发生的“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前后持续近5年,有100多万爱尔兰人生生饿死,凄惨情景不忍赘述。

    这是盎格鲁-萨克逊文化无情的另一面,别说他们不把殖民地的人当人,就是英伦三岛的自己人,剥削起来也毫不手软。

    看一看英国争取工业革命初期的“圈地运动”,令大量的英国农民失去土地,只能被迫前往工厂谋取一份艰辛的工作,每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艰苦工作,只能换来三块面包。

    无良的英国工厂主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雇佣八九岁到10来岁的童工,每天只需要给一片面包就可以了。

    甚至有些丧尽天良的工厂主,雇用只有五六岁的童工,只是因为这些儿童吃的更少。这是道德的缺失,做人没有一丁点底线,让英国白人工厂组唯利是图地残酷压榨同胞。

    ….传承英国白人精神的澳大利亚,直到1967年才立法承认“当地土着人是合法的人类”,而不是可以随意奴役猎杀的野兽,由此可见一斑。

    千万不要被后世欧洲的白左文化所蒙蔽,也不要被欧洲人倡导的“人权理念”左右,在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中,从来就没有“同情弱者”这个说法,这都是后来富裕起来的欧洲人,闲的蛋疼弄出来的东西,可以彰显他们高人一等的优越性。

    这样的文化,可不是大唐王国需要的强国文化。

    那大唐王国需要什么呢?

    其实在老祖宗的文化传承中就有太多选择,杜甫诗云: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