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从历史传承中汲取力量 (第10/13页)
四百来归狱。 公元632年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复核死刑桉件时,卷宗中有近四百个死囚,他担心有冤情,唐太宗便挨个与死囚交谈,死囚都说自己犯了死罪,死有余辜,量刑公平,不冤枉。 唐太宗听后很受感动,因为死刑都是秋后处决,就对这些死囚说; 我和你们立一个君子之约,现在是冬天,放你们回去过春节与家人好好团聚,来年秋收之后,咱们再在这里集合。 四百死囚感激涕零,高高兴兴回家了。 第二年秋后,这些死囚都回到了大理寺监狱,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的。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97卷记载: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球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这是历史记载的史实,每当读到此处李察都会心神震荡,为汉唐盛世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所折服,并且心向往之。 所谓;仓禀实而礼仪足。 历史上的大唐王朝实行的是均田制,人人有地种,全国上下一心,这是经济好转的根本原因。 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那么老百姓有多少地可以种呢? 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