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3章 (第3/3页)
了人头的马世龙同样满脸赞许的说道:“我辈武将能立下如此大功,自有京城夸功天下扬名之时,何须做那小儿女姿态。” “是是,曹川受经略的教!” 校场上这一幕,令几个在场的穿越众都有点小惊讶——貌似两位大佬今天态度都很不错,并没有想象中的刁难苛责,而且对于曹将军的战功也都明确表示认可……这出乎穿越众的意料啊?不该这么顺利啊?不是应该跑来抢点吗? 其实穿越众对两位大佬的立场有点判断错误:人家今天来,就没打算找事,而是就事论事来的。 ……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孙承宗当年,之所以能从一个翰林院学究一夜间化身为挂兵部侍郎衔,督师辽东防务的一方大佬,并不是因为他雄才大略骨骼清奇,仅仅因为他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日讲官(私人老师)而已。 孙承宗之后在督师辽东任上,不但推出了练兵修城,步步为营的对后金大战略,而且还主持修建了以宁远为核心的,辽西走廊国家堡垒防御体系。 且不论这一套对后金的战略体系管不管用,总之,吞噬了明帝国巨额财政的宁锦防线和关宁军阀集团,就是在孙承宗手中发展壮大的。 掌管了如此巨额的国家资源调度权,老孙头当时的权利是相当大的,巅峰时,连九千岁都要退避三舍,不敢溯其锋芒。 等到老孙头终于被九千岁搞下台赶回老家,那已经是几年后的1625年了。就这,被强制离休前,朱由校还特旨加官进爵,赐蟒服银币,老孙头可谓是荣归故里,标准的大佬离休模式。 两年后,老孙的好学生/总后台/木匠皇帝落水而薨,崇祯上台,然后老孙就彻底安心荣养了……注意,通常情况下,新皇帝是不会再启用前朝权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