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0章 (第3/3页)
难被传播到公众当中去。 即便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也同样对此一无所知。 …… 1631年5月底,京城。 千里外的北方,在这个时节,哪怕是小冰河时期,天气也已经带上了热度。 距离去岁的那场大劫,已经过去了年余时间。古老的京城貌似恢复了人流车马的繁华面目,然而内部的创伤还远远未曾平复。 这座城市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是勤勉的崇祯皇帝。 既然皇帝勤勉,那么早朝大抵就是必不可少的。5月底的这天清晨,年轻的崇祯皇帝,照例在皇级门召开了早朝。 皇级门就是皇级殿大门了。在嘉靖四十一年改名之前,皇级殿原本是叫做奉天殿的。到了清顺治二年,皇级殿会被改名为后世人熟悉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清朝皇帝且不去说,实际上除了重大政治活动以及节日外,明朝皇帝日常开早朝的地方,并不是金銮殿里边,而是在大门口。这个规矩是朱元璋当年创下的,有个名目叫做“御门听政”。 今天也不例外。 凌晨5点,伴随着午门城楼上的钟鼓敲响,等候已久,排好队伍的几百名京官,鱼贯进入了紫禁城大门……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拜托,凌晨4点的北京城,苦b天天见。 与此同时,穿着黑色常服龙袍的崇祯皇帝,也带着大批太监宫女走出了后殿。大臣们就位后,皇帝准时坐上了皇级门前的龙椅。 一跪三叩,山呼万岁。 套路走完后,借着微微的晨光,皇级门前开始了常例奏对。 今天的早朝很平常,貌似又是一个熟悉的无聊过场。高品官员陛前奏事,没有资格上前的低品官员做好背景板,争取早点散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