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0章 (第2/3页)
…不精深,也看不出这份公文的猫腻,于是他轻轻说道:“东翁,你可知那黄埔鱼滩上,日前泊了大舰?” 谷老爷这下终于明白过来了:“大舰?水陆兵丁?” 然后没过两天,增城县县令谷泰便急匆匆赶到黄埔军港,求见了驻军司令王博。 第513节 错判 当谷老爷终于搞清楚公文内容后,不由得麻了爪。他尽管平碌,但是对于这种公文模式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可是很清楚的——越是言语模糊,越是留足了余地的暗示,就代表着事情越是重大,越发轻忽不得。 鬼知道上头哪路大佬在冷冷地盯着你? 好在这边马师爷比较给力,知道自家东主有几斤几两的他,很快做出了应对——督促老爷赶紧写信,连带他本人写给师爷界同僚的信,增城县衙当天就急忙派出了三四路信使,分别去广州城里的不同衙门和私人那里打听消息。 消息闭塞,生活节奏缓慢的增城县衙,在接下来几天内,源源不断收到了不少消息。尽管这些消息比较杂乱,其中还有相反和没用的,但已经足够勾勒出那份公文的背景。 然后增城县就傻眼了。事情怎么看都不对头:公文要求这边去黄埔请兵来剿匪,这怎么看都像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无缘无故,那些营兵会听你一个县衙的?剿匪费用谁出?由此引申的话,大概熊制军新官上任,要给那位曹总兵穿穿小鞋? 不怪增城县这样错判:这个年代的资讯是极其缓慢的,一个偏僻下县的衙门,根本搞不清楚省城里大佬之间的关系,谷老爷也不知道老熊和老曹其实在福建时就是亲密战友。 事实上即便是在信息化普及的后世,除非有极其靠谱的第一手渠道,否则下边的县太爷同样也不大可能搞清楚省里大佬之间的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