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4 (第1/4页)
矗日本电影就会全面复苏,那个时候进军日本已经晚了? 事实上,再过几个月,角川映画就会成立,并在其后发展出“角川商法”,将出版与电影联系起来,取得了一大突破,为日本电影复苏开了一个好头。 王梓钧与邹文怀在年前的时候,就并购了一家叫做高桥电影株式会社的公司。高桥电影株式会社成立于50年代,那个时候正式日本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创始人高桥三郎原本是个独立导演,在赚了几桶金后,便自组了一家电影公司。 那个时候的日本电影人很幸福,就像几年前的华人导演一样,拍一部赚一部,高桥三郎的公司越做越大,逐渐进入发行领域,并在关东地区建立起一条规模不错的院线。 可是到了60年代中期,高桥电影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连续的票房惨败让它不堪承受,撑到1972年终于宣布其片场倒闭,只留下了发行与院线业务。 又撑了三年多,由于日本电影业的整体下滑,高桥三郎的发行公司与电影院也渐渐不支,四处找人脱手。 可非电影行业的企业投资电影,要到70年代末的时候才大规模兴起,因为他们都是在看到了角川映画(角川映画是以出版商的身份进军电影行业,角川商法成功后大赚其财)的甜头,想去分一杯羹。此时此刻,除了极具市场前瞻眼光,敢吃螃蟹的人外,是没人愿意接手必定亏本的电影公司的。 邵逸夫之所以不掺和进王梓钧与邹文怀的计划当中,其中除了保守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邵逸夫对日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