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1 (第2/4页)
江附逆,太子要跑路之时,带着南安侯一道跑路,而后将南安侯带回帝都接受正义的审判,这是一种逻辑。更有一种逻辑,当初连吴国公都战死军中,可见当时军情之紧急,这样的紧急军情之下,不大容易带走附逆者,杀之,也是一种逻辑。 现下,刑部要证明的是,当初鸩杀南安侯的是靖江王。 这种逻辑就很有些曲折的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了,最令人不能理解的就是,倘靖江王不知南安侯已被太子软禁,便是派出刺客刺杀南安侯,也不会麻烦到鸩杀这种方式吧。像江伯爵杀赵阳,一剑毙命!倘靖江王知道南安侯已被太子软禁,靖江王什么都不做,任太子将南安侯带走,南安侯怕也落不了好果子吃。当然,这两种可能都是建立在南安侯忠贞于朝廷的基础上的,倘南安侯如太子所说背叛了朝廷,那么,靖江王派出人手,则并非是杀南安侯,而必是要救南安侯的。 所以说,鸩杀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当然,也会有人说,如同当年靖江世子之死,一样是被人暗中下毒。 那么,这里就又有问题,太子软禁南安侯,为南安侯提供饮食的,肯定是太子的人。如此,南安侯被鸩杀一事,太子照样脱不得关系。 还会有人说,太子不知道啊,药被下在饭菜酒水中啊。如果太子不知道,那么,对于当时被软禁的南安侯来说,太子便有失察之过。 这样的嫌疑,要如何洗清? 李相要做的,就是将南安侯被鸩杀一事,从头到尾的全部让靖江南背此黑锅。 但,要知道,南安侯不是朝中随随便便的阿狗阿猫,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