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7 (第3/4页)
有十八载。然十八年间,天灾不断。远而不谈,近处便有三年前南方雪灾,去岁的河南大旱。国库不丰,修建官道和运河之事,望陛下三思啊!” 工部右侍郎谢诚一挥袖,道:“两国避战已有十八载,古往今来,天灾之事从无停过。既然没有人祸,只因天灾,为何国库不丰?徐侍郎的意思是,陛下在位时,天灾比过往更多?” 王溱原本淡淡地听着,忽然听了这话,他轻轻抬眼,看了谢诚一眼。 徐令厚脸色涨红:“臣绝无此意!官道便罢,自古以来,修建运河,每每都要劳民伤财。还望陛下放缓期限,不可一蹴而成。” 谢诚进言道:“臣以为,前朝时期的大运河北起盛京,南下钱塘,已通南方。再建一条运河,通上北方。自此以后,南北相通,福泽千年!” 一时间,大臣纷纷进言。 赵辅坐在御座上,等到大臣们吵完了,没力气说话了,他看向工部尚书袁穆,问道:“袁卿意下如何?” 袁穆上前一步,行礼道:“通北一事,利在千古。臣以为,大善。” 赵辅再看向王溱:“子丰呢?” 王溱走出官员队列,行礼道:“古有炀帝通南,利在百代。陛下通北,令南北全通,自是千古大事。但炀帝修运河通南,因南方河流诸多,又有雨水年年浇灌。大宋北方,河流稀少,旱灾不断。臣以为运河一事可作缓解,不若弃运河,改修三条官道,以通东、西、正北。” 户部官员们立刻道:“臣以为此。” 袁穆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