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十八) (第2/7页)

。坎为聚,坤为众,众阴并应,故“朋盍簪”。戠,旧读作撍,作宗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六五:贞疾,恒不死。

    虞翻曰:恒,常也。坎为疾。应在坤,坤为死。震为反生。位在震中,与坤体绝。故“贞疾,恒不死”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虞翻曰:应在三。坤为冥。渝,变也。三失位,无应,多凶。变乃得正,体艮成。故“成有渝,无咎”。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豫》卦爻辞所编汇的注释共有五家,其中以虞翻的注释最多,新增魏晋时期人向秀的注释。

    对所谓《豫》卦辞的注释有两家,即东汉末年的郑玄和三国时期吴国人虞翻。

    郑玄对“豫:利建侯、行师”的注释是:“坤,顺也。震,动也。顺其性而动者,莫不得,得其所,故谓之豫。豫,喜逸说乐之貌也。震又为雷,诸侯之象。坤又为众,师役之象。故"利建侯、行师"矣。”

    郑玄就是以“象数理”的注释方法,既以“象数”又夹杂着对文字上的“理”说,而穿凿附会出一番的说法。

    虞翻是个重“汉象数”的注释者,对“豫:利建侯、行师”的注释是:“复初之四,与小畜旁通。坤为邦国,震为诸侯。初至五,体比象。四利复初,故"利建侯"。三至上,体师象,故"行师"”。

    而“豫,利建侯、行师”的本义是“安逸享乐处理得当,利于建立侯国与出师征讨”。但这两家的注释是个什么呢?说的什么也不是。

    对“初六: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