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三) (第5/11页)

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街头上算卦的多是江湖骗子,是不懂真卦术的。而唯有那些坐在书房里读《易经》,深研“术数”的学究们,才不是江湖骗术,才能断人生死的真卦术,有真本事。就像宗璞对易学家朱伯崑的错误认为。

    严格的说,“易学”不是“卦学”。“易学”是对《易经》(《周易》加《易传》)的学术研究。而“卦学”是一套专讲算卦(即筮卜人事吉凶的迷信之术)的东西。“易学”是真对《周易》和《易传》文章思想(即义理)进行的研究。研究“易学”并不等于懂算卦、会算卦。而会算卦的并不懂“易学”,实际也不需要懂“易学”。可人们往往混淆了“易学”与“卦学”(八卦筮术)概念。不过中国的后封建社会的“易学”史,其主流也就是象数易学,其中又不能不涉及卦理。本身“象数”又是算卦的理论基础,而使人们认为《易经》是算卦的东西,也就错误认为懂易学,就懂算卦了。一些人倒认为像朱伯崑那样的大教授,又是研究“易学”的专家,才是真懂算卦的大师级人物,是能占卜商机的,那样的人若算卦才不是江湖骗术。恰恰这是一种错误认识,若朱伯崑真的到了要算卦谋生的时候,恐怕与街头上“算卦先”没有什么两样,或许不如街头的算卦先。正如《江湖丛谈》中说的那样是“空金点”,是挣不来钱的。若真是坐在书斋里读“术数”的人,即从卦书上学得的卦理与卦法,是不管用的,恰恰是有了江湖经验的掺入,才能说对问卦者所问的一些事情,才能蒙人挣钱。而所谓的“真东西”是蒙不着人的,因为按卦书的理论与方法去用是一说一个错,但有时也会对中有错,错中有对。说错的多,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