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六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六十六) (第2/11页)

是无源之水,无滕之果,而是《系辞》、《说卦》这些“易学”文化上的复兴。

    后封建时期无论象数义理之《易》,还是象数卜筮之《易》,均是《易传·系辞》文化上的承继与发展。整个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文化源于先秦的篡改后的《周易》文化和后期《易经》文化,是在《易经》文化源流上派出新流。也只是把先秦的筮术(春秋时期)和王权思想(战国时期)媾结为系统与理论化,而并没有出现哲学上的突破。后封建社会里既承继了先秦神道设教,又承继了先秦的王权圣教。神道与圣道在后封建社会里,始终没有分离,而是形影不离。

    宋代产生的象数图式,八卦易学,对后世的神秘主义思想,天命神学及王权专制产生了更深更广泛的影响。无论道教,抑或方术,无论上层意识形态,抑或下层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无不深受象数图式八卦“易学”的影响。“象数图式”成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解释这个世界。象数图式易学成为宋以后文化学者的世界观与方*论。

    正因宋代的"易学"是继汉易学上的第二次高峰,以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符号,并结合《易传》里易学上的神秘说法,汉代生发出象数占验易学,而宋代同样以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符号并结合于《易传》里的神秘说法,发展出图式易学,这是本属《易经》之上的学术,即易学。

    汉代的象数易,可分为两派,一是通过卦画符号象数走向说天道地的神秘主义,有京房归结为八卦纳甲占筮;一是通过卦符号和爻数说而产生的象数成为解释《周易》的象数义理。

    到宋代的汉象数易学,也是两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