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第3/12页)

 虞翻曰: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

    干宝曰:阳在九五,三月之时,自夬来也。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圣功既就,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

    上九:亢龙有悔。

    王肃曰:穷高曰亢。知进忘退,故“悔”也。

    干宝曰:阳在上九,四月之时也。亢,过也。乾体既备,上位既终。天之鼓物,寒暑相报;圣人治世,威德和济;武功既成,义在止戈。盈而不反,必陷于“悔”。案:以人事明之,若桀放于南巢,汤有惭德,斯类是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刘瓛曰:总六爻纯阳之义,故曰“用九”也。王弼曰: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矣。”

    2.易说批判

    我们看到以上所选对《周易·乾》卦汉唐时代诸家的解释说法,由上所选易家的说法,既有所谓象数派,也有所谓义理派。以下分别述之。

    第一对所谓的卦辞,即“乾:元、享、利、贞”的注释。有两条,一是编者的“案”说,另一是引用《子夏传》里的说法。编者的“案”说,即对《易传》里的“《说卦》:乾,健也”的引用和对《乾》名称的一番解释。《说卦传》本是《易传》里的一篇内容,应属对八卦符号的取象、方位内容的阐述,由此对后世卜筮与易图式产生了深远及神秘的影响。再者八卦符号名称取象及筮法内容本是原创《周易》(是今本《周易》篡改之前之前的原始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