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七) (第2/8页)

统上说伏羲创八卦,是个以讹传讹的说法,伏羲的时代还处于没有文字的时代,岂有“八卦”一词?即使所谓的那套八卦符号,在传说的伏羲时代也不会产生。卦画符号的前身是“六十四画符号”,而“六十四画符号”就目前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已知在商朝时期出现了,目前见于报道的所谓“数字卦”(实乃是“六十四画符号”)还没有超出商代晚期。考古出土的属商朝时期里器物以及甲骨上发现有规则的刻画符号,应属“六十四画符号”里的某些画符号。而这些出现在西周前期及之前的不同器物上有规则的符号,被现代的一些学者称为“数字卦”。而“数字卦”的始作俑者为张政烺,不过在张的“数字卦”之说之前,也有一些学者对出现在属西周及西周之前不同器物上有规则的符号,有称“族徽”的,也有认为是特殊变异文字的。wap..OrG

    在笔者另著《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一书里,已对《周易》所用那套符号进行了考证。并对属商周(西周)时期的不同器物上的三十五个“六联体”符号传承中的性质和刻写形状的演变进行了论述。总之,那套符号总体是有两个基础“符号”组合而成。并且,组合成“六联体”符号的两种基础“符号”,也是一个有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若从时间上来划分,这种“六联体”符号从生成到定型经过了三个时段变化。即第一时段是商朝至西周前期;第二时段是西周中期至东汉时期;第三时段是东汉以后。

    在第一时段里所组成这种“六联体”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写法,基本是“十”与“∧”。

    在第二时段里所组成这种“六联体”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写法则是“—”与“八”。

    在第三时段,即东汉至今天,所组成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