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卦筮法源流考》(六) (第12/12页)

气显然是处于诸侯王的时代,当然这是《左传》作者的口气。而《左传》的作者,并不是春秋时代里的人,而是战国时期的人。原创《周易》一书里的《观》篇中出现的“王”,是反映的西周时代背景。而周太史把《周易》当卦书,占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来附会出人事吉凶的所以然。显然周太史(凡把《周易》当卦书而用者)跟本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时代背景。周太史对陈侯说他的儿子陈完日后要成为别国王的上宾,这口气显然与春秋的时代背景不符。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是《左传》作者根据传说又加进所处时代背景而进行的杜撰。我们且看周太史根据筮出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而“推断”出陈完长大后成为某一国的君王的上宾。而这种推断的“根据”是通过八卦卦象,《坤》土,《巽》风,《乾》天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导”出“出国受聘,成为君王的上宾”来的。

    如何看出《观》与《否》的八卦卦象呢?在卜筮上,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变成算卦卦符号工具后,将六十四卦符号里的每个卦符号里的上下三画,总结为"八卦"符号。在"易学"上又称"八经卦"(八个不相同的三画符号),认为"六十四卦"(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画符号,又称"别卦")是有八经卦组合产生的。这是后人不知历史上那套符号发明产生的组合过程,才有此说法。因《观》卦符号里上三画符号(又称外卦)是八经卦里的《巽》卦,取象为"风";而下三画(又称内卦)为八经卦里的《坤》,取象为"土"。算卦上把八卦取象分配到六十四卦画里,算卦上得出一卦,自然也就知道了那个属六十四卦里卦画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