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六) (第3/7页)
书籍里并没有反映《周易》一书。就连目前从地下的考古上,也没有发现战国晚期以前有对《周易》记录的材料(目前虽有发现的盗掘出土资料间接的证明《周易》一书早在战国中期之前以经出现了)。考古上出土的战国中期的楚地祷祭竹简上没有《周易》的反映;考古出土的西周、东周时期的大量青铜铭文上也没有《周易》的反映,以及西周、春秋、战国晚期考古出土地下其它材质上的文字记录里,均没有发现对《周易》一书的记录。虽然至目前考古上还没有发现战国晚期以前的资料上有直接证明《周易》一书的存在,但并不能认为战国晚期以前《周易》一书还没有出现。 首先由清华大学收藏的竹简命名的《筮法》内容所间接证明了《周易》一书早在战国中期以前是存在的。清华简《筮法》,目前认为竹简的时间是战国中晚期,鉴定认为是公元前335年-公元前275年间的产物。虽然清华简里的《筮法》内容,不涉及《周易》的竹蛛丝马迹,但由《筮法》里的八卦名称已经说明《周易》一书已有了。因为八卦名称是取自《周易》一书里的名称,《周易》六十四名称又是《周易》每篇文章前的首字,或文章前的两字,并与文章内容是个提纲挈领式的不可分割关系。还有《筮法》里的《别卦》里也有不少与《周易》里的名称同,同理说明《周易》早在《筮法》之前已经存在着。 其次,我们通过《周易》文辞的内容及写作的诗性特征与《诗》里的诗歌对比,《周易》一书当产生于西周后期。 就目前从地上的文献书籍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