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_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 (第5/6页)

    机器的速度快,就算人再怎么控制,也不可能跟上机器的速度,所以用机器刻画出来的膛线,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线条不匀,甚至能重复画上很多条线。

    而李元吉的要求又是1:11,既膛线的螺旋长度为枪管口径的11倍。

    当然,这个看来很复杂的问题,其实也并没有难倒这些科学家们。

    先是利用模型,不断的去测试研究,最终找出了旋转一圈的长度和距离位置,然后又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制作出了一台很高科技的设备。

    设备是一台以木头为框架,然后采用了大量的齿轮卡扣等钢铁产物,通过联动装置将其调试好。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只需要定期的检查联动装置是否正常就可以了。

    至于cao作,那就更是简单的很,一个手动控制的转盘去转动就可以了。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设置好了位置,转动的速度越快,枪管离开和自转的速度就越快,转动的速度慢,则枪管的离开和自转的速度也相对较慢一些。

    等到这一次彻底离开之后,则反向转动,枪管则会跟着反向转动并且逐渐的靠近,进行第二次的膛线刻画。

    而刻画一根膛线,需要来回转动一百次,也就是五十个来回。

    而被李元吉认为是最难的膛线刻画,在这里反倒是不是最难的,虽然误差也有,但至少可以保证六成以上的成品率。

    这个效率在这个时代,那可不算是低的了。

    当然,主要还是内部打磨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