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七十二变_第十章 邻居都是人生戏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邻居都是人生戏剧 (第4/8页)

东西’。”

    余若荻一听,就知道是东邻那位遗老董孤臣先生,虽然与左邻右舍交往不多,然而她也晓得一点事情,主要是这一位存在感实在太强,让人难以忽视,所以多少晓得了一些。

    这位董孤臣原本叫做董福清,今年六十几岁,年轻的时候中过前清的秀才,恰好是废除科举之前的最后一届考试取中了他,因此对前清非常的有感情,宣统皇帝逊位之后,他关起门来整哭了三天,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董孤臣,以示虽然大清已经亡了,但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地方,仍旧有大清孤独的忠臣,所以他至今还留着辫子,这便是“七十载带辫效忠,表太祖十二朝人物;一门人同心死义,留大清四百(平方)尺江山”。

    而每当提起这最后一科,老先生总是满怀的悲凉,时常地便捶胸顿足:“倘若老佛爷当年不是给维新党逼着断了科举,我定然是要去京城考会试的,纵然不能中状元,但是中个进士总是可以的,至不济也是个同进士,如今到了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国,全不把我们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放在眼里,整天弄那些西洋的东西,把三坟五典的那些国粹,只当做过时的糠秕一般,当真是数典忘祖不肖的子孙,败家子啊!”

    因为资金所限,姐妹两个住的属于闸北的贫民区,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房屋板壁也非常薄,隔壁说话声音稍大了一些,这边便可以听到,因此有的时候她出入时便听到董老先生在那里大发牢sao,满心的痛恨革命党,一心追忆大清朝,这一位老秀才的生命仿佛定格在宣统三年腊月二十五,从那一天开始,他的人生就结束了,余生都带着一种“未亡人”的孤愤悲凉,活着只是为了痛骂国民政府。

    余若荻走出了门,将门锁了,一转头正看到那位老先生站在隔壁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