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18/24页)
自己帝位的事,提高声望。本身就说明,禅让很稀有。 其他参与投票的大臣、部落酋长们,首先要会觉得尧应该传儿子,理所当然,才会佩服尧举荐别人。 仔细看看历代先帝,黄帝、颛顼、帝喾都是姬,尧也姓姬。 其实家天下,根本就不是大禹夏启开创的,完全是背锅了。家天下,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所以姓姬的尧,举荐异姓的舜继承他,才会在当时那么令人震惊,声望狂涨,人人赞颂尧的美德。 因此,上古时期,优先世袭,儿子的品性能力声望,只要说得过去,就肯定传给儿子。 其次投票,各大部落,可以推举其他候选人,且帝自己,也能推举别人。 之后从帝的儿子,和其他候选人里面,大家投票选一个。 这个投票,大家都懂的,所以惯例都会投给帝的儿子。只是‘法律’上,允许他们投别人。 那么到底是选丹朱,还是选舜呢? 舜此刻,肯定有不小的势力能威胁丹朱继位了,但是帝尧没杀他,说明又还差一点,支持丹朱的人较多。 对此,舜聪明地选择直接退出,去为帝尧守丧三年! 让丹朱轻松继位,号帝丹朱。 可是因为舜的退出,又在为先帝守孝,丹朱没能与他发生冲突,也找不到毛病削弱舜的名望,再加上丹朱可能能力不行。 所以舜的势力,依旧很大。丹朱虽然是天下共主,可天下有三四成的势力,其实是听舜的! 这些氏族首领可能很不服丹朱之类的,而丹朱又不太会搞好关系,因此三年下来,丹朱一事无成!干啥啥不行。 想想,自己的手下里,有三四成是竞争对手的人,他能干的成什么大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