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5章 苏醒和卫星发射 (第2/4页)
的补全大厦地基欠缺的那些基石。 当然,要把畸形的科学体系引导矫正,只靠这两杆大旗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数学、哲学、化学、生物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体系来支撑。 但是吴正义和吴闵的能力有限,能做的只是搬运工的工作。 抛出新的理论,等待其他学者的探索。 吴闵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有很多内容是在现阶段下无法实验验证的东西。 如果不是吴闵的身份摆在那里,这些论文能不能发表出来都是个问题。 不过那些学者可不在乎她的论文有什么毛病,其中那些指向性很明显的东西已经足够开阔他们的思路,这就够了。 从琼崖研究所到关中学院,从中学老师到工部大佬,都拿起了这份堪称重量级的《千秋报》,熬灯夜读、 因为之前的整顿被牵连到的学术界从稍显冷清变得活力四射,各处的实验室与图书馆中挤满了人。 这些大唐最聪明的大脑像是被激活了,兴奋的向着新的领域进发。 但是没多长时间,这股探索热潮便冷却下来了。 不是人们失去了兴趣,而是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式难住了所有人。 哪怕是有数学大神完全解析出了吴闵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当中的数学计算,但是人们更加迷茫了。 因为所有的可验证结果都显示,这些理论貌似屁用没有! 这不怪大唐的学者不识货,而是长久以来的实用主义在作怪。 复杂的理论没有用处,要他何用? 换句话说,很多人认为吴闵提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