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改变的李定国 (第4/7页)
,虽然赚了些钱,可是这对父子商人在村子里很受尊敬。 他们就问村里的人为什么尊敬这对父子,他们可以从你们身上扒皮挣钱啊,就这蘑孤,他收你们的一斤二十文,到了集市他就卖一斤三十文,他一下子就赚走了十文钱。 而村里的人却对李定国说,他们知道,不过他们也愿意卖给他们,原因很简单,没有他们之前,这里的蘑孤根本运不出去,往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掉,现在一斤二十文,大家伙都有了额外的收入,而且还能从这对父子手里以便宜的价格买一些日用品,这何乐而不为呢? 李定国又问,那为什么你们不能自己去卖啊? 村里人听了这话笑道,这山路崎区,把这蘑孤运出去要花多少运费,而且到了城里没有门路,这蘑孤也不好卖,这对父子能把蘑孤卖出三十文那是他们的本事,这些人去了,有一些连二十文都卖不上。 就算能卖到二十多文,可是这来回折腾,外加去城里人吃马嚼的,算下来,也没多赚几文钱,不如卖给这对父子轻生。 毕竟这蘑孤到处都是,摘下来,到村口直接就能上称,紧跟着就能看到现钱了,这多方便啊。 当李定国听到这些村民的切身实地的讲解,李定国发现自己以前太狭隘了,商人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言善道,惯于经营。 而商人就是查漏补缺的存在,倒买倒卖看着像是在投机倒把,可若是没有他们,蘑孤村的蘑孤就要烂在村里。 还有自己刚来的大荔县大黄杏子,这要是没有玉仙楼的存在,那这大黄杏子也就是普通的东西,多的连大荔县人都吃不下,最后变成一地烂杏子。 而且像蘑孤村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