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5章 秋闱! (第4/4页)
考生多少人,按比例分配给各个地区的考生,按照户籍择优录取。甲等考生,以实力见真章。殿试,让陛下自己出题考!” “如此,既保证了那些偏远地区考生的权益,也能做到部分公平。想必陛下,也会同意这样的作法!”文行渊说道。 李书海点点头,“此事可行,不过只适合文举,那武举,又该如何?” “武举,遇强则强!” ~ 关于大夏开国第一场秋闱科举考试,相关奏报,早就由专人报送到李丰年手上。 此刻,天舟西北,远行的马车上。 李丰年看着稷下学宫呈上来的奏报,里面就是一些科举相关施行的办法,规章。 科举考试考什么? 法令,书法,算数,文才,政论! 能来到京城考试的,证明考生已经经过了院试,乡试,进京赶考,考的是会试,殿试! 通过了乡试,便已经是举人,等同于有了官身。如果朝廷有外放的需要,就可以入朝为官了,比如当一些地方县令的主簿什么的。 再后面的会试,殿试,就要写文章。这文章,可以是对当下时政为题,可以是对朝廷的建议,可以是在圣学之中抽取出来的某一个论点,提出自己的思想,最主要是看主考官怎么出,你写的东西,合不合主考官的胃口。 这一封奏折,最后却是李书海让他来对会试的大文章命题! 李丰年想了想,道:“舒雅,磨墨!” “大夏秋闱科举,公开命题!” “题目是,论大夏之百年发展!”周大番茄的寒门极品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