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16节 (第6/7页)
系制度化。 咸阳的是学宫,郡中的是学府,各有官员负责教化。 学子们每年可以通过学府的考核进入学府读书,在学府读满三年后就能得到学府的推荐,往学宫读书。 成为学宫的弟子,就能参加秦王每三年一次的人才选拔,成为秦国的官吏。 同时,地方郡县非秦王直派的吏,必须拿到学府毕业推荐才能考取。 这并非科举制,而是在考核和察举之间。 朱襄曾对荀子和子楚等人提过科举制,但他们只吸取了些许,没有全盘照搬。 此时贵族势力仍旧强大,民间能读书的寒门士子不多,如果贸然将世卿勋贵拉到寒门士子一个层次,就会动摇秦国的统治。秦国统一六国时,也会遭到更加强烈的反抗。 入学和考核时需要“推举”,这就给原本人脉较广的世卿勋贵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又不至于堵死寒门士子的路。 现在所谓寒门士子,就是战败或者政治斗争失败的曾经的世卿勋贵。他们若到了朝堂上,也不会同意以后的寒门士子与他们地位等同。 朱襄明白了长辈和友人的顾虑。 之后寒门士子壮大,是因为经历了多次战乱后,许多高门大户被打落尘埃,沦为平民。现在这样的寒门士子并不多。所以人才考核以推荐为主,只在最终选官时让秦王以考核选拔,确实最为合适。 当然,也是现在人口太少,战国总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三千万,能读书的人更少,所以秦王才能亲自阅卷。 当人口过亿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