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一咒锁千秋 (第28/29页)
诽”一罪时,再没了安全感,也已忍耐到了极限的人民,便终于起义,史称”国人暴动”的变乱,只用半日,便使帝受德成为了大正王朝史上第一位”横死”的帝皇。纵然拥着第九级的强横力量,但在众叛亲离之后,他就只有面对死于万千名愤怒民众手中的事实。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帝受德身死之后,首先被想到的,自然便是平素威望最高的丘敖两家,但此时,两家却联告天下,以”家本辅佐,原无帝运,不敢造次”的理由,将民愿辞去,更将暗中访得的在野皇子姬心楚捧出,奉为正朔。 两家其时虽无兵权官信,但民间声望极高,一呼百应,其余世家中又没谁能独力将别家尽数压下,不得已之下,齐齐低头,方有了大正王朝第四帝,帝心楚。 帝心楚初登大宝时,国中已至崩坏边缘,民间往往一日数乱,丘敖两家复出大力,丘家理政于内,敖家平乱于外,四年间,天下复定,国运太平,百姓乐业,诸侯来贡,乃被后世誉为”心楚中兴”。 经此事后,两家不唯取回文武重权,更分别再得殊荣,被分封为”护国文成王”和”护国武德王”,而在”国人暴乱”期间的表态,更是奠定了他们”圣人下凡,佐皇治民”的名声,而”文圣人”与”武圣人”的名头,也就此在民间叫开。 后又百年,”岐里姬家”渐遇挑战,而当新兴世家”英峰陈家”以勃勃之势将百八诸侯吞并过半的时候,其时的文王丘回,武王敖贡,竟各携子弟,潜逃出京,以”君王无道,臣子求去,天佑英主,顺天而行”的借口,投到了陈家门下,更以”代天行道”之名,在孟津会上公然将陈家家主陈我存拜为帝姓,而这样一个行为,便让本已风雨飘摇的帝家再受重创,此后,亦只用了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