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359.第359章 房产开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9.第359章 房产开发 (第5/8页)

房——就算在那边能买套大点的房子,但几乎不可能找到胜利港这边收入水平的工作,更不可能有“干部”这种非大明体制的官位可做。

    两百元一户,看似不高但也绝对不是一般归化民能随手拿得出来的数目,即便是像于大山、张天贵之类的高级归化民干部,平均月收入也不过在十到十五元之间,再刨去生活开支和日常消费,他们一年的积蓄也很难一次付清房款。

    不过张天贵最终在这次的竞争中战胜了老对手于大山,成为了本地归化民中第一个申购成功的人,而且一次性就买下了两套房。这也得益于他家中丁口够多,五个儿子加上他自己一共六个劳动力,月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于大山则是和其他申购者一样,选择了“海汉银行”所提供的低息购房贷款。由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可供抵押的实际资产,因此最终的抵押品性质就有些特殊了——他们个人的劳工等级积分。如果发生了不能按时按量偿还贷款的情况,他们的个人劳工积分就按相应的比例进行扣除,并且可能会因积分不足而导致劳工等级下降,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由“海汉银行”出面收回安居房。

    当然于大山等人敢于大胆地选择贷款购房,主要还是得益于“海汉银行”的信用和其公布的低利率。在于大山这种阶层的归化民眼中看来,10%的贷款年利率已经堪称厚道,要知道他们过去向一些富户借钱时的月利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汉银行”的年利水平。以四级劳工和归化民干部的收入来算,只要平时稍微省吃俭用一点,要在一两年内还清并不算多的贷款不是什么难事,因此购房者们在贷款合同上签字画押时都显得毫无压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