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523.第523章 廉价劳动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3.第523章 廉价劳动力 (第2/7页)

州岛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和货物集散地,同时也是历代王朝驻扎水军的海防要塞。

    但随着白沙津贸易的兴盛,这里的航道开始因为泥沙淤积而逐渐变浅,大型船舶无法驶入航道,往往只能停泊在白沙口之外,等到涨潮的时候才能驶入码头。到了宋末元初,贸易中心便逐步迁移到水文状况更好的海田附近。

    这个地方便是后世的海甸,在宋开宝五年,即公元972年时,就因其南渡江入海口的位置被称为“海口浦”,史书记载“迁津建浦,自浦渡海称‘海口港’。”海口这个地名,也正是由此时得名。

    不过海军所看上的地方并不在南渡江入海口这边,考虑到军事用途的特殊性,军方不希望战船与民船码头并在一起,至少也得像胜利港那样有一定的区隔。军方在反复考察了琼州府城附近的海岸地形之后,选定的军港地点是后世的秀英港地区。这边的海岸条件和水文状况都更适合兴建大型港口,并且没有大江入海口处常见的泥沙淤积航道这类的隐患存在。

    当然要修建一处专用的军港,其费用也并不是小数目,而且施工技术人员的安排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是考虑到在琼北设立军港的必要性,估计执委会其实是有心把这个大的基建项目推到下一年去——石碌项目和安南的几处港口目前都还处于施工阶段,现在再开任何一处大型工地对建设部来说都是极大的压力。

    而对于执委会来说,这些善后的麻烦事其实都算是甜蜜的烦恼,毕竟琼北那片广袤的地域终于被纳入到海汉的掌控之中,海汉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