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第2/3页)
些匠人一个月就能拿一两,那些秀才心里会怎么想? 所以这个事的钱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压下这些反对声——这个只有朱棣才可以。 或者另外一种方式:自己私人来办这两个会馆。 于是对朱棣道:“黄金有价,人才无价,微臣认为此时功在当下,利也在当下,更可利在千秋,所以微臣愿意和陛下一起分担这两座人才库的一应花销,另外,如果陛下担心朝中和民间的反对声,陛下可以以私人名义出钱,将钱划到微臣名下,再由微臣来cao办此事,此事便成了私人的经营,朝野之间的反对声便师出无名。” 朱棣愣住。 他开始以为黄昏是想利用这个人才库来做生意经商,所以怂恿自己来办这个事,而他黄昏就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他竟然愿意出钱? 朱棣心动了。 黄昏出钱的事情,貌似没有坏事,比如编修全书,比如郑和下西洋,现在他又要出钱来办两座人才库,难道这事真能如黄昏想的那般,影响堪比编修全书? 第528章 君臣之名,欲越秦皇汉武! 实际上朱棣还是小看了这个人才库。 在黄昏灵犀突来的想法之中,这个人才库是大明经济腾飞、科学进步的星星之火,是大明全方位发展的摇篮,是一颗科技树萌芽的种子。 只要这座人才库建立起来,自己利用掌控的权力和接触到的资源,再加上催化剂,大明的各行各业就能百花齐放。 这比自己单打独斗好了太多。 不。 确却的说,这是一个跨时代的手笔,一旦做成而且起效,千百年的华夏历史上,一手促成人才库的黄昏这个名字,将永垂千古。 它有可能导致大明在社会文明进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