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4 (第3/4页)
,以防吐谷浑趁机东进。 这个理由虽然牵强,好歹比打不过撤兵好听百倍。 杨安沉思叹息,无奈道:“既如此,便撤兵吧。” 众人长吁一口气,纷纷出言:“使君英明!” 不过,撤兵不代表安全,梁州得知消息,未必不会派兵追袭。大部队想要平安撤回仇池,必定要有人断后。 无论谁接到断后的命令,都意味着凶多吉少。 之前“热烈”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众人又闭上嘴巴,坚决不肯主动请命。 杨安没有着急点兵,而是靠在矮榻旁,心中盘算着,此番回去,该如何给长安上表才能继续坐稳刺使官位,以图日后。 杨刺使兀自陷入沉思,许久没有出声。 众人的心吊到嗓子眼,迟迟放不回胸腔。 与此同时,桓容已在距梁州城外五里处扎营。 这个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遇上贼兵来犯,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同样能让杨亮父子放心,桓容之前说不入城,绝非表面姿态,而是真的如此打算。 杨亮吃下教训,亲自带人督造城防。 借来的三百幽州兵巡视城内,并教士卒壮丁搭建箭楼。空暇下来,还会随士卒外出伐木,“修补”破损的城门,彼此的关系愈发亲近。 可到了饭点,幽州兵单独开伙,每每香飘十里,梁州兵就只有看着流口水的份。 桓容说得明白,梁州遭逢兵祸,府库必定不宽裕,他带有军粮,三百人的伙食可以自备,无需城内cao心。 杨亮终归是要脸的。 人借来帮忙,不给饷银也就罢了,连顿饭都不舍得算怎么回事? 桓容仍是执意拒绝,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