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4 (第1/4页)
未必能捞到多少好处。 为今之计,是尽速撤回仇池,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日后再来找回场子。 反正抢也抢了,杀也杀了。 杨广带兵火烧城门,仅仅是面上不好看,并没造成太多实际损失。反观己方一路南下,抢到的金银绢帛不在少数,从将官到士卒,全都不大不小的发了一笔财,就此撤兵算不上亏。 唯一感到郁闷的,大概只有女儿被抢的部落首领。奈何赞同撤兵的占到多数,只能黑脸坐着,愤懑的不发一语。 别人都不想打下去,自己叫嚷着拼命,十成要犯众怒。 有杨刺使的支持? 长安连下两道旨意,刺使也不能明摆着抗旨。如若事后追究,杨安不想担责,把自己推出去顶罪,部落上下都要遭殃! 氐主常轻罚重罪,但多数时间都是“外人”。换到氐人部落,绝对是铁腕统治,想想都是心惊。 “尔等怎么看?”杨安出声。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做出头的椽子。 杨刺使明显不想撤兵,谁先开口谁倒霉。但要违心的坚持出战,绝对做不到! 大家都不是傻子,送死的事没人愿意干。 许久无一人答话,杨安脸色更黑,后槽牙咬得咯吱作响。 此时此刻,他不免有些后悔。接到旨意的当时,他就想下令拔营,可之前叫嚷着不下梁州城誓不罢休,立即改口又觉得没面子。 结果众人会错了意,以为他要“决战”到底,没人敢触霉头,自然不会主动出声,给出台阶。 没台阶可下,杨安不免尴尬。 越尴尬脸越黑,脸越黑误会越深。 最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