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9 (第1/4页)
范宁已将不惑之年,以时下人的平均寿命推算,继续等下去,希望实在渺茫。 对此,范宁倒也想得开,不做官就不做官,干脆著书立说,并请太原王氏帮忙,在东阳设立书院,在地方传扬教化。 提起办学之事,范宁立即精神百倍,打开话头就停不住。用八个字形容,就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就其办学理念,在时下已属超前。 然而,听桓容说起幽州书院,了解过书院中设立的课程,以及因材施教等章程,范宁面露惊叹,很是佩服。 “古有言,德輶如毛,施行与否,全在人志。幽州德政非常人能为,郡公之德抚育万民,必流芳后世。” “范公过誉。”桓容摇头道,“容不过尽己所能,为百姓谋求福祉。既为一方牧守,自当抚育一方百姓。在其位谋其政才是大丈夫所为。” 范宁似被这番话触动,沉吟良久,突然站起身,整理衣冠,双手平托身前,郑重向桓容揖礼。 桓容没有准备,着实吃惊不小。忙跟着站起身,口中道:“范公这是为何?” “宁有一不情之请,请郡公应允。” “范公尽管开口,”桓容托住范宁的手臂,正色道,“如能办到,容定不推辞。” 如果办不到,他也没办法不是? “宁有志在地方办学,欲仿幽州书院章程。请郡公不吝相授,宁感激不尽。” 话落,范宁再次深深揖礼,久久不起。 明明看着飘逸潇洒,很有魏晋名士风范,可一身的力气着实不小。范宁决意下拜,桓容咬牙都没能拦住。 好在他为的是办学,对桓容而言并非难事。 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