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重工 (第6/7页)
。 随着汉洲本土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在钢铁炼制过程中,部份鼓风炉开始用蒸汽机取代此前的水车,并有效地提升了钢铁的产量。 同时,配备了蒸汽机的鼓风炉,还具有开发轧钢机和纵切圆盘锯的能力。改进的轧制熟铁板技术,也对于makou铁的生产起到了积极有利的影响。 十几年前,通过原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商务参赞路德维德的管家,齐国从欧洲的波希米亚地区(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引进了数名熟练铁匠,初步摸索和建立了汉洲本土的makou铁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makou铁这种廉价的金属材料开始大面积地替代陶罐和玻璃,成为齐国食品包装工业中最为主要的材料来源。 在这个时期,齐国的钢铁产业,不仅在规模上已仅次于大明(嘉靖年间,铁的产量估计在16万吨左右,达到我国历史最高水平),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在冶炼技术上,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呈碾压之势。要知道,不论是大明,还是欧洲,在炼制钢铁时,仍旧习惯于使用木炭,而非是煤炭(煤炭中含有大量硫,会使金属强度降低)。后世,英国人使用焦炭炼制铁矿石,还要推后到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在什罗普郡科尔布鲁克代尔的工厂中完成此项工作。 另一方面,英国的的森林资源日益匮乏,不仅使得造船用的木料极度缺乏,而且还使得英国钢铁冶炼也缺少必要的木炭燃料,在16-17世纪,英国不得不从瑞典进口大量的优质生铁。 作为冶炼钢铁的燃料,焦炭明显比木炭优越。首先,焦炭是从矿物煤中获得的,有着丰富的资源;在这一点上,木炭则截然相反,对木炭的需求会很快将森林耗尽。这样,比起木炭来,焦炭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供应。其次,焦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