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_第九十四章 诸事停当(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诸事停当(大结局) (第9/18页)

教师的数量也必须要增加,其他配套设施比如书本等缺少也是个难题,印刷技术的改进,降低书本的成本是必须要做到的,只不过一切都要时间来解决。

    陈易相信,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决,只要朝廷足够重视。

    而支撑陈易进行诸多改革,并花费巨大投入做事的最大基础,就是大唐农业的连年丰收。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粮食问题是任何朝代都最难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件事。

    陈易对农事的重视在刚刚得武则天重用之时就开始了,占城稻也就在那些年引进。

    这些年在作物种植方面,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指使手下之人,派人不远万里去到海外引进土豆、辣加、蕃茄、玉米等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大唐的物产,并终于有机会可以让天下任何一个人都不饿肚子了。土豆、玉米的高产,让种植这些作物的百姓心花怒放。

    陈易不但亲自过问民间种植情况,还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官员们主抓各地的作物种植。

    各级官府官员对农事也不敢轻视,在陈易的大力推动下,大唐境内精耕细作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推广,水利灌溉设施也得到了大力的修整。数管齐下的举措下,粮食的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

    百姓不再需要担心粮食够不够吃,他们担心的是粮食多了,没地方堆放。各级官府也在犯愁,多收的粮食没地方堆放。官仓已经一再扩建,但仍然满足不了堆放粮食所需。

    陈易为此很骄傲,他也因此威望日隆,属下的大臣们对他敬若神明。让百姓不再饿肚子,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难做到的,但现在却在陈易主导下做到了,如何不让人敬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