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3章 切身利益 (第2/6页)
些,杨文安已有些不安起来。他没有卸甲,直接便披着一身盔甲北向去迎接许衡。 孤“ 思量着近日发生的事他认为以忽必烈的气度,不至于因这点事追咎杨家。万一真要追咎,杨文安也不介意提着许衡的脑袋去投靠李瑕。 一路上想着这些,他迎到了前方的马车,见到了许衡。 许衡时年五十四岁,是名满北地的宿儒。当年廉希宪才任职关中,第一件事便是请许衡为京兆府提学。后来忽必烈从鄂州北归,征召许衡入朝,任他为太子太保。 虽说大蒙古国任官随意,不管之前是何职、是何品级,只看大汗的心意,但能被忽必烈授予高官的汉臣,确实个个都有真才实学。 这种破格提拔,每每让人感激涕零,心生效死之意。 许衡虽是书生,一掀车帘,浑身气场却是把周围将士的杀伐气都盖了下来。 因为他奉忽必烈之命前来。“杨文安特来迎鲁斋先生。” “好,好。”许衡一看杨文安便是目露 赞赏,颌头不已,赞道“好一个少年豪雄,英姿飒爽” 杨文安得了夸赞,不由对许衡大生好感,忙上前以学生之礼相见。“先生当世圣贤,晚辈渴慕已久,惜不能得先生教诲。 “老夫与将军边走边谈,如何”“晚辈幸甚,先生唤晚辈表字’泰叔即可。”“ 杨文安个很单纯的人,他是个将军,只管打仗,讨要功劳。 他不像杨大渊,心中藏满了不合时宜。这样的性格,使得杨文安说话做事都很爽快。他的态度很简单,胜败乃兵家常事,忽必烈实力还是雄厚,没必 要因为这次进兵就去想有的没的。很快,他也把这层意思表达给许衡,之后道“叔父也是此意,今日去,正是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