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2章 西线 (第2/5页)
情形是,李曾伯不停在催促李瑕往陇西派援兵,而李瑕要往陇西派遣援兵,必须尽快想办法把金陡关抢回来。 而金陡关有一万蒙军,李瑕并不想强攻。 若是损失太大,即便打赢了,他的兵力也要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李瑕的计划是由克敌营率水师顺黄河而下,断董文用的辎重线,形成前后夹击。 潼关一带的攻防战,打来打去,离不开的那句话始终是“潼关之险,一在金陡关、二在黄河。” 由潼关至陕县之间的这段黄河,河面宽阔,航船算是便利,但其中有不少的石滩、暗礁,至于从陕县再往下,那就更难行船了,更有三门峡之险。 克敌营要绕到金陡关背后,倒不需过陕县,但即使绕后,一旦被蒙军攻击,却很难逆水而上、回到潼关。 要让才归顺过来的克敌营打这种硬战、难战,李瑕并无把握。 从箭滩渡一战至今,他还没看到这支军队打过硬战,必然要先整编。 眼下在潼关的将领,如刘金锁、茅乙儿等并没有统帅七千人的能力,因此李瑕亲自统帅这克敌营。 相当于这些士兵甫一归顺就成为郡王的督标营,好处自是极多……颇惹一些兵士眼红。 但李瑕治军极严厉,这份优容亦不是好享的。 克敌营原来的七个千户,李瑕只留用了四人,又选拔了军中擅水战的将领接替。 张顺、张贵兄弟最擅水性,因擒下刘整的大功,被提拔为正副将,共领一千兵力。 刘整虽是在他们手下被擒,却非死在他们手上,克敌营士卒对他们的观感也是复杂,敬畏者有之,暗怨者也有之。 于他们这对民兵出身的兄弟而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