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749章 叛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9章 叛徒 (第2/7页)

我们部署兵力,为的是防止李瑕在李璮叛乱之际出兵响应,他也确实响应了,我们算是守住了,此为其一。

    其二,只要击败李璮,至少可从山东再调三五万兵力攻关中,我们此时并不急着攻关中,拿下潼关足矣。

    其三,刘整既以出兵,李瑕必欲趁李璮还未覆灭,先各个击破,故而,我等绝不可坐视……”

    董文用、董文忠听得都很认真,且表情恭敬。

    因董文炳就是能服人。

    他与刘整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刘整是降将,董家也是降将。

    整个大蒙古国又有几个将军不是降将?便是蒙古将领,也有许多是父辈时才投降黄金家族。

    董文炳威望高,在于实力。

    而他人缘好,在于人品。

    他十六岁丧父,一手抚养几个弟弟长大成人。

    治理地方,遇旱灾、蝗害,董文炳拿自家粮食数千石赈济灾民;他卖自家土地为百姓还贷;丈量土地,均给贫苦人家。

    他轻减民赋,又抵制府官索求无厌,弃官而去,并忿言“终不能剥民求利”。

    忽必烈南征大理时,董文炳又毅然赶赴从征,故得忽必烈厚爱。

    旁人只当他这样的世侯所做所为就是为了权力富贵。

    不错,谁都爱权力,谁都爱富贵。

    董文炳也不避讳这些。

    但他在蒙哥汗时辞官,之后又不远万里奔赴吐蕃投奔忽必烈,自有他的抱负。

    他被忽必烈称为“董大哥”,不是因为他的年纪或地位,正是因为他做事沉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