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节 京师(十七) (第2/5页)
房顶上曲射入院内的,箭头处裹着棉布,箭杆上套着一枚束发的玉制巾环,为临高造作,有紫明楼铭记,是冷老爷出行时所戴。箭杆落地,巡犬吠叫不已,值夜的火家过来查看,这才发见。”圛 李儒风从廖三娘手中拿过信来,又看了看,道:“这字笔力虬劲,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粗汉能为,倒像是代写信函的老博士手笔。” 廖三娘听了微蹙了下眉,道:“写字谋生之人甚多,难以摸查,这等隐秘之事,贼人太半不肯假手旁人代笔。那伙贼人中,应有读书人。这字毫无抖动、拖带,端架严整,运笔流利,笔迹未加掩饰,显是不惧咱们认出笔迹、据信追查,可见非是我等熟人。信纸乃市面上常物,无甚特异。朱砂虽贵,但写字所费不多,不管何处只取用一点便够,也难追查,只凭这信,看不出太多端倪。” 李儒风在厅内踱了两步,坐回椅子,沉声道:“信到了,让咱们听待后命,肯定是要寻中人来联络说赎了。” 廖三娘眼光一闪,说道:“寻中人,那交割怕不在京城左近,贼人莫非是周边寨子?这伙贼人中有写字的措大、有控弦的弓手、有城中的细人、有跑马的骑士,这般齐备,倒似是做大事的,倒让人提起些兴头来。” 李儒风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道:“现今只能盲猜,这等催命书寻常第二日便会送到家中,冷宅过了将近两日才收到,想是贼人要来往传递巾环作为表记,耽搁了路途。另外拖上两日还要观望下冷宅的风色。” 廖三娘点点头,转头看向乌开地,问道:“乌先生,十万赎银,可凑的够吗?” 乌开地倒吸了口大气,面作难色,道:“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