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筑2005 第582节 (第6/7页)
把华为手机拉黑了好几年。 奇怪的是,等到麒麟成为了华为手机的独特体验之后,大家对此的反应变成了“为什么同样是自研芯片,华为和小米得到的待遇却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大家对小米宽容多了,骂小米的哪有当年骂华为的多啊! 麒麟当年有“冉冉中国芯”的口号吗? 华为有“米冲高,关键年”的待遇吗? 只不过一个熬过来了,一年年迭代,成功反杀打脸,而另一个放弃了。 这里面有客观因素:小米的手机业务是主体,输不起,而华为有其他业务养着;但同样有主观因素…… 不能说小米多菜,小米能在短短十数年走到那样高度,已经很厉害很厉害了。 且,很多人,包括曾经的苇庆凡,对小米都抱有更多、更好、更高的期待,小米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迹象——至少喊过口号,然后很正常的让大家失望了。 奈何有华为。 两家公司的体量、高度其实从来都不在一个层次上,只不过因为手机业务的重叠,才因为各种因素被放到一起比较了。 按照苇庆凡的规划,古诗词的最终形态是苹果,而不是华为,对手也只是华为的消费者业务。 浏览完相关的消息,苇庆凡又紧张又兴奋,不同于雷君,前世他可是经常与余成东打交道的,很清楚这位上司的风格,更清楚这位打造、带领的团队有多么强大,多么拼。 这样的对手,坦白说,他心里面其实有点打鼓,但很快被豪情取代。 两千多年前那样的时代,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