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11节 (第6/14页)
厂的门前, 还挂着杜小姐的墨宝……不少报道针对这次会面发表社评, 说韩领袖非常重视培养爱护人材,领袖夫人也热衷于妇女平权运动,有意在杜小姐学成归国后,援杜小姐为应天监察委员会委员,使其有广阔的舞台展示她的天赋才能,继而引领新时代青年走上昂扬奋斗的道路…… 所谓做戏就要做全套,关于甄嘉廉夫妇亲切会见杜小姐的报道,多半会出现他们友好交谈的照片,却都无杜小姐的正面照片,只有侧面或背面的影像,应天政府的所有官媒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杜小姐做事高调但为人低调,不欲使民众和读者过分关注她的个人,因而避免私人形象的过度曝光。 向来对官方人士敬而远之,一直以独立学者形象出现的易先生,在美接受政府高官的高调表彰,这一“新闻”通过政府官媒的过度宣传,加上美国本邦媒体的热情转载,一经众口似乎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事了。 珍卿在假新闻的记者中,发现了曾有一面之缘的人,就是去年她大办画展并兴慈善后,曾经招待过的众多慕名而来的拜访者之人——一个叫罗笛的新闻系毕业生,他当时问珍卿是否想过把画款捐给政府,让政府购买军备物资以御外敌,珍卿找了借口结束跟他的会面。锦添表哥说此人已被应天政府的喉舌报纸录取,从现在情况看,此人成了“政府喉舌”的驻美记者。 珍卿也是被气笑了,听锦添表哥转述罗笛同学对他的评价,就知道他不是啥省油的灯,没想到此人竟敢如此兴风作浪,理直气壮地行无耻之事。 通过国内外亲友的信件电报,珍卿知道现在舆论都快炸锅了,连她的一些忠实拥趸都快乱营,有不明就里轻易信以为真者,说她不该抛却独立学者、民族斗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