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_第428章苏伊士运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苏伊士运河 (第4/6页)

击败。

    英国眼见奥斯曼帝国不堪重用,立刻撕破中立的伪装,亲自下场派军远征埃及,兵临亚历山大港。

    阿里帕夏自知无法击退英军,不得不选择与英国议和。

    1840年5月11日,

    埃及被迫与英国签订《英埃协定》。条约签订以后,埃及国门大开,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或者说叫保护国。

    英法等国的势力大举进入埃及,埃及也逐渐成为英国等列强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此之后,埃及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英埃协定》签订后,埃及国门被迫打开,英国、法国的势力便开始介入其内部事务,而两国围绕是否开凿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法国是地中海国家,主张恢复旧商路,因此极力主张开凿运河。

    而远离地中海的英国,意欲依靠控制好望角而控制新航路,故积极主张修建铁路。

    在英国的阻挠下,法国修建运河的提议屡屡夭折。

    ….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令英法在欧洲结成了亲密的军事同盟,联合奥斯曼帝国展开对俄国的反击,战争打得空前惨烈,也让英国在国际问题上的调门软了下来。

    值此良机

    1854年,亲法的赛义德成为埃及新任总督,法国人来塞普预见运河的开凿将成为可能,便亲赴埃及,向赛义德描述运河的开通将会给埃及带来的巨大利益。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赛义德最终同意运河的修建,而英国考虑到人头打成狗脑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