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9章狂风号铁甲巡洋舰 (第2/6页)
薛焕等相继向朝廷建议“借师助剿”。 同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克宁波、杭州,十二月再次进攻上海,终于使清廷下了最后的,作出“借师助剿”的决策。 得到了列强支持的清廷,迅即在一系列战场上取得胜利,打的“发逆一退再退,丢城失地,已然溃不成军矣!” 李鸿章聘请唐国教官,编练了数千名按照新式兵法训练的长枪兵,号称“淮军”,率领开到安庆与原湘军程学启、郭松林部合并,总数约7000人。 不久后,李鸿章率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开赴上海,置大营于近郊新桥,与英法唐干涉军、华尔洋枪队在奉贤、松江、青浦一带围剿太平军。 其采取“剿抚兼施”策略向太平天国苏南地区进攻,步步为营。 李鸿章招降常熟、昭文、太仓一带太平军守将,会同“常胜军”攻陷太仓、昆山等地。 随后攻陷苏州、无锡,二月夺取浙江嘉兴,四月攻陷江苏常州、丹阳,取得一系列大胜。 六月天京陷落后,李鸿章率淮军配合湘军攻取浙江湖州,继而率军奔赴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镇压太平军余部。 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李鸿章大量购置洋枪洋炮,雇用外国军官装备、训练淮军,迅速扩充至六、七万人。 这二年,李鸿章率淮军在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和直隶地区镇压了东、西捻军,表现异常抢眼。 十月,太平天国陈得才部在安徽霍山黑石渡为清军僧格林沁部所败,部下马融和七万余人降敌,祜王蓝成春被叛徒出卖遇难,陈得才服毒自尽,余部由遵王赖文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