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 拜会与视察 (第6/6页)
近百年以来,一部分设备一直由德国生产制造,甚至必须聘请德国工程师调试,这也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柳正阳道:“日本,台湾虽然近些年进入设备制造领域,却也无法完全取代欧洲的设备。” 一路走马观花,直到进入仓库,里面已经堆积如山,各种尺寸规格的木箱,土建用的水泥,沙土等等,很是杂乱。 “这就是德国生产的碳金塔,一套20万美元。”柳正阳指着一个打开的木箱,里面露出两段黑乎乎的筒体,道:“后期的安装调试,都由德国工程师完成,按小时收费。” 蔡致良敲了敲,没有金属的质感,黑色的涂漆也看不出是什么做的。 “这是石墨,碳的一种形态。”梁仁隆解释了一句,道:“但是石墨比较软,所以用金属加固。” “不能直接用钢材吗?”蔡致良问了一句,对于什么是石墨,学校里的知识还没有完全忘记。 “石墨的热传导更好。”梁仁隆随后又从盐酸的制造,冷却,回收过程解释这个冷却塔的作用。 蔡致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其实也不大清楚,硫酸钾的反应原理是清楚的,但是制造过程就另外一回事了。 仓库中最多的是砖头,各种各样的砖头,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兴致。 从仓库出来,蔡致良对这座工厂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不过有些烧钱是肯定的。而视察也结束后,当天折回新山,没有停留就赶往新加坡。 . 李卫公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李卫公的走出香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