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_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二合一) (第3/6页)

,他这番回复无异于当众打了脱列哥那的脸。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耶律楚材本是辽国皇室后裔,八世祖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图欲,耶律图欲是中原文明的向往者,辽太祖死后,由于积极主张汉法,与力图保持契丹旧制的辽朝高层发生矛盾,被迫逃到了中原,辽国灭亡后他们家族又归顺了金朝。

    耶律楚材自幼在着浓厚中原文明传统的家庭中长大,接受着汉族正统文化的熏陶,并且熟读儒学经籍,从中汲取了大量地儒家知识,与中原传统的汉族儒士并无本质区别,学成后他又在金朝出仕。

    金宣宗南迁至汴京时,他被留在了中都,留守燕京的丞相完颜承晖任命他为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

    后来,蒙古大军攻破中都,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一番言谈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同样备受重用,官至中书令(宰相),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

    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

    在蒙古内部他有着‘社稷之臣’的美誉,窝阔台汗九年(嘉熙元年,1237年),他向窝阔台建言‘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经过一番不懈努力,窝阔台终于答应了他选用儒臣的建议,蒙古第一次大规模科举取士正是由他推动的,因此他在中原儒生群体内非常有号召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